新闻网讯(通讯员 邵邱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22日,一站式学生社区团辅室里歌声激昂,现场气氛热烈。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梅慧、邵邱雯、熊卜杰带领25级入党积极分子齐唱《我和我的祖国》,为“从革命烽火到数智星辰,赓续大国工匠精神”主题思政课拉开序幕。

活动现场
梅慧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从“红船精神”到“两弹一星” 精神、大庆精神的理想信念传承脉络,并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梅老师强调:“正是‘红船精神’的开天辟地、“两弹一星” 精神的无私奉献、大庆精神的求实奋进,支撑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色基因也在这一过程中深深植根于每位同学心中。”
听完梅老师的讲解,徐筱琰同学举手提问:“老师,现在战火已远去,我们身处在数智新时代,这份信仰该如何延续?我们又该如何承担新时代的使命呢?”
辅导员邵邱雯接过话题并回应道:“同学们问的很好,聚焦到时代责任与专业使命,如今的‘战场’ 已从捍卫国家主权转向争夺科技制高点、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与数智安全,而人工智能学院学子的‘武器’,正是一行行代码、一个个算法与一套套系统。”
邵老师边讲解,同学们频频点头回应。邵老师还分享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彭菲深耕算法14年主导人脸识别速度提升至毫秒级,误判率降至百万分之一的卓越成就和极致追求、攻坚创新的精神品质。她补充说:“在这片新’战场’上,无数榜样和前辈既以如切如磋的代码雕琢筑牢技术根基,也以久久为功的技术深耕践行专业使命,更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匠心融入科技报国的实践。”
“如若觉得上述的榜样太过遥远,那我讲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榜样——你们的学长吴昌松。理想不在远方,它就在每一天的认真学习里,从上好每一次课、敲好每一行代码开始。”辅导员熊卜杰也讲述了学院优秀校友吴昌松凭借坚持与匠心践行工匠精神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以此激励同学们见贤思齐。他鼓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职教学子,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当中。”
何振涵同学说:“听完老师们的讲述,我十分激动,我也要像学长那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践行工匠精神,夯实专业技术技能,用扎实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