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院要闻 >> 正文

学校开设龙舟选修课:让非遗文化在青春校园扎根生长

日期:2025-10-30    作者:    编辑:汪云凤     编号:审核:石临风    来源:团委     点击: 2

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朝钦)鼓点激荡,水花飞溅,一艘龙舟如离弦之箭,破开连心湖的平静水面。这不是专业赛场,而是学校一堂龙舟选修课的水上实践现场。学校将国家级非遗“龙舟文化”请进课堂,打造“理论+实践”的爆款课程,不仅吸引四百余名学子参与,在划桨竞技中亲身感受千年文化的脉动,更让非遗传承从一门课,延伸为校园里一道生机勃勃的日常风景,焕发鲜活生命力。

“第一次坐在龙舟上,跟着鼓点一起划桨时,特别有代入感!”2024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张启煜兴奋地说,原本只是出于好奇选课,没想到不仅学会了划龙舟,还知道了龙舟文化能追溯到战国时期,“现在才明白,龙舟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

该门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每周设置4课时,课程内容涵盖龙舟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竞赛规则、技术技巧及安全防护等多个模块。理论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龙舟赛事视频、展示龙舟非遗文化史料,结合湖北端午龙舟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龙舟文化背后蕴含的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精神;实践环节则选址于校内连心湖,学校专门购置了标准龙舟及配套装备,并邀请原国家女子龙舟队教练、国际级龙舟裁判等专家到校指导,从握桨姿势、划桨节奏到团队配合,手把手带领学生感受龙舟竞渡的魅力。

副校长胡琴表示,开设龙舟选修课,既是学校响应国家“非遗进校园”号召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推进“五育并举”、践行“水韵”精神的创新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温度,把团结拼搏的精神融入未来的职业发展中。”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特质。近年来,如何让非遗文化吸引年轻群体、实现活态传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将龙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为非遗传承探索出“校园路径”--通过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停留在博物馆、赛事中的非遗文化,变成可参与、可体验、可传播的校园文化符号。

湖北省龙舟协会相关负责人对学校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让龙舟文化落地生根,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让年轻一代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力军,为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

如今,每到实践课时间,连心湖上的龙舟便成了一道靓丽风景。学生们挥桨竞渡,鼓点与呐喊声交织,不仅传递着青春的朝气,更让千年龙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

龙舟展示赛前举行龙舟文化知识普及

龙舟选修课竞技成果展示





上一条:一场跨越三校的生命接力: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挽救学生生命


下一条:学校举行第十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

打印】 【关闭

最新导读

乘势而上,绘就武交院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