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晓艳
这是一位有23年军旅生涯,皮肤黝黑、声音沙哑,却被学生亲切喊着“王妈”的中年大叔。他铁血柔情,润物无声,用耐心陪伴磨砺学生“坚如磐石”的军人血性;他爱生如子,以德施教,用母爱温暖“亲如一家”的学风班风;他因材施教,个性点拨,用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个性成长”。他就是军士学院优秀辅导员——王勇。

王勇个人照
淬火成钢:用军人血性锻造青春底色
“队长,我们班小罗有转专业的想法。”在例行队务会上,班长向王老师反映。虽然学生因种种原因有转专业的想法是正常现象,但王老师还是不免心头一紧。
小罗是怀揣军旅梦想报考军士学院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不错,自我要求也比较严格,是个勤奋上进的孩子。
带着疑问,他赶紧找到学生。“我感到这里规矩比较多,没有自己的时间,不自由……” 小罗低声说。
“我那时像你这么大,十七八岁的样子。”王老师轻描淡写般讲起自己大西北军旅生活,“从早到晚没有间歇,冬天在刺骨的寒风里站岗值勤,夏天睡在戈壁滩如蒸笼一般的帐篷里忍受蚊虫叮咬,但军人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此后,他经常在训练课余时间和小罗谈心,讲自己在部队野外驻训时抓蚂蚱、逮蝎子,连队插旗夺羊、竞赛拉歌,实弹演习等惊心动魄的场面。王老师西北的军旅生涯,让小罗心旷神怡,他不自觉地摸着脑袋说:“放心队长,我再也不打退堂鼓了。”
“纪律规矩不是枷锁,而是为让翅膀更加坚韧。”是他常激励学生的话语。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王老师在“八一”建军节等重大纪念日,总是组织学生齐声高诵军人誓词,用热血沸腾的豪迈青春,致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激励军士生挺膺担当的信心和决心!
“今天,我们向前多走一步,明天,我们离真正军人的差距就会少一步。”王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早日树立新时代军士生的信仰和担当。
王老师所带班级不负众望,2个班级荣获“红旗团支部”称号;一个班8名学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学院之最;10余名学生主动申请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报效祖国。
铁血柔情:用博大“母爱”浇筑温暖集体
“以赤诚之心当好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好兄长。”王老师铁汉柔情,学生齐刷刷喊他“王妈”。
“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解。”从新生入学报到、办卡、充电等各种问题入手,王老师实行老带新、“一对一”解锁式服务,帮助新生快速消除陌生感,营造“新家”般的温暖感受。
军训期间,酷暑高温,学生因地域、气候等差异,易突发疾病、情绪等问题,王老师不放心,连续20多天坚守在训练场,跟学生一起摸爬滚打,边指导纠正训练动作,边进行身心观察维稳。一天下来,膝盖生疼,站起来腰都是弯的。“不服老么?”“你的学生又在找妈了。”同事们打趣他。
军士生的身体健康管理尤为重要。王老师通过“病号动态情控表”,动态掌握全队病号状态、时长、医嘱等,哪些学生在用药,哪些学生什么时间复查,“王妈准会第一时间提醒。”病号们心里无比温暖。
“学习好,身体好,人品更要好。”“王妈”注重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周点评,他都会精心梳理通报一周好人好事:鲍禧瑞帮病号带饭整理内务,朱浩毅帮助同学送医看病,刘家铭主动打扫公共卫生,沈重一义务帮同学理发......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王妈”的表扬名单里。
2024年中秋节,全队35名学生留校过节,其中包括16名新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王老师非常体谅这些第一次远离家乡来汉求学的孩子,自掏腰包买来零食饮料,在南苑操场举办了一场露天中秋晚会,和大家一起拉家常、说美食,情到浓时还一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王妈,请您去我们宿舍一趟?”看着班长陈杨喆神秘的表情,他带着狐疑来到南苑四舍,全班47名同学挤在宿舍和楼道里,夹道捧着蛋糕和鲜花,高喊:“王妈,教师节快乐!”幸福的泪水瞬间充盈眼眶。

王勇老师与学生一起过生日
因材施教:用慧眼点亮每个梦想
“辅导员的价值,在于发现每颗种子独特的生长方向。”王老师获评“优秀辅导员”后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22级学生梁倞焘,专科成绩、综合成绩均年级第一,技能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0余项,但与同学交流少。王老师引导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担任学习小组、体能补差组组长,主动分享个人学习训练经验,积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同学认可和喜欢。2024年,梁倞焘成功获评“国家奖学金”荣誉。
23级女生王婧,身体素质稍弱,王老师鼓励她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通过备赛主动加压增强体能;暑假专门驱车百余公里去她家里家访,帮她和家长一起规划未来发展。“王妈的关心,让我自信坚强起来,变得更有力量。”王婧幸福极了。
23级宋志凌参加大赛信心不足,“人生没有捷径,唯有直面矛盾!”王老师拍拍肩膀,投去鼓励的眼神。“原来山顶的风景,属于永不停歇的攀登者。”宋志凌捧回2024年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时,激动地说:“王妈让我相信,子弹能穿透靶心,坚持必然胜利!”
“王妈”送别日夜陪伴两年多的学生进部队那天,学生一一上前和他拥抱告别,“老师,我们一定早日干出成绩,向您报喜、回报学校!”不舍和期待早已模糊了他的双眼。
王老师把退役老兵的忠诚与热血,化作教育的和风细雨,滋润着新时代军士生的成长之路。这条路没有终点,“王妈”的故事仍在继续......

王勇老师看望生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