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妮娅
在我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公租房里,住着几个“老母亲”,他们的小孩大多年龄相仿,且都在武科大上幼儿园。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头肉,这些孩子年纪尚幼,无法独立上下学,每天必须由家长接送。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有诸多不便。孩子放学的时候,自己还在上班,只能委屈孩子饿着肚子在学校等。要是遇到出公差,就只能将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暂时寄托在亲戚朋友家。如何及时、安全接送及照顾孩子成为大家心中的头等大事。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天,我们几个孩子差不多大的“老母亲”凑在一起,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因为孩子们的居住地址和幼儿园的地址都是一致的,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上班时间,轮流接送。没课的老师,工作做完了可以按时下班的,在接送孩子的问题上相互帮着照应,于是,这样一个新的大家庭就诞生了。
就这样,张家托李家接孩子、王家帮李家周末照看孩子、赵家临时出差把孩子暂时放在李家....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上演。因为孩子们每天一起上下学,彼此也熟悉,也喜欢在一起玩耍。每天晚上,几个“老母亲”吃完饭后就都会下楼遛娃。任凭孩子们一起打闹,“老母亲”们就会借这个机会安排第二天接送孩子事宜。在那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们明天早上几点走,帮忙把孩子送一下”。这是团子的妈妈向兰正在请邻居帮忙接送孩子。团子的爸爸由于工作地点远,平日家里接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由于她是教师,有时早上1、2节就有课,就不能去送小孩,只能请邻居帮忙。
“明天去接孩子,我干脆4点50之前在学校大门口等,等到谁的车就上谁的车去接孩子”。经常有老师会这样说。如此,每天临近4点50,就会有接送孩子团的成员在学校大门等候,当有熟悉的车辆经过,就会跟随一起去接孩子。
还记得今年刚开学的一天,风特别大,天空乌云密布,眼看着雨就要下来了。我开着车去接小孩,路经黄家湖边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的背影,拎着个鼓的包,低头看手机,并疾步向前行走在湖边绿道,一头乌黑的短发被大风吹得凌乱。我好奇这是谁,走近发现原来是天天的妈妈——我们学校的左婷老师,我赶紧让她上车。她一上车便说“太好了,我快被冻死了。幸亏你来了,我们可以一起去接孩子。”当时我还埋怨她不早点打电话,我好去帮她接。
除了互相帮忙接送孩子外,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
拄着拐杖的老人独自提着大米颤颤巍巍地回家,一位邻居见状赶紧过去帮忙提;一位手抱婴儿拎着大包菜的奶奶要进电梯,邻居帮忙伸手按住电梯开门键......虽然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每当我看见,或遇到,总还是挺感动。这不就是一家人的感觉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点点滴滴,沁人心脾。大家用爱书写着邻里的和睦。通过互相帮助的小事,把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好家风推而广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只有邻里和睦,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也正是这和睦的邻里之情,让家变得更加美好,也滋养了了我们的精神情感,构筑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
晚饭后大家在公租房楼下遛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