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教室里,少数学生开始轻声地跟讲台上的老师一起念起这经典的诗句。
老师接着说:“我现在讲到的渐近线,与数轴上的曲线之间便是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因为它们无限接近,却永不相交。”原来,这是公共课部数学教研室的周陈焱老师在大一《高等数学》课上为学生讲解函数中“渐近线”的概念和特征。
2008年周陈焱从兰州大学研究生毕业便来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任教,他深知对高职学生而言,高等数学既难又枯燥。他在课堂上变身“段子手”,以幽默的方式,把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情或原理变成段子,使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难以理解。
在讲解“函数极限”时,如何理解这种极限运动方式,可以想象是一个在轴奔跑的运动员,而且是一个屁股着了火的运动员,自然拼命奔跑,向右拼命奔跑到天边即是,向左拼命奔跑到天边即是,这样就把极限过程形象化了,学生在笑声中也理解了概念原理。
他有时还不惜“自黑”,说“周老师智商这么低都可以学数学,你们那么聪明伶俐,为何不可学?”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不仅收获了欢乐,对数学也慢慢地不那么排斥,对他更是尊敬和爱戴,甚至一些学生在高数课结束之时泪流满面地对他表达感激和不舍之情。
2001年,周陈焱考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但出于自幼对数学的喜爱,他又通过考试进入了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基地班。虽说学的是数学,但他对文学又有着相当的兴趣。学习之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喜欢一个被称作“北大怪才”的作者余杰所写的书。他认为余杰的笔锋犀利,文字新颖。
听说余杰在北大求学期间创作的很多文字在未发表之前,都被锁进抽屉,人称“抽屉文学”。于是,周陈焱便将自己“偶尔兴趣所在,情感所致,有感而发”所写的文字都存放于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后来,他还专门为自己的原创文章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尘烟墨雨”。尘烟墨雨其实是“陈焱莫语”的谐音,意为沉默是金,少说废话,多做实事。
周陈焱喜欢将生活中的点滴用自由小诗的方式描述出来,如:与老同学小聚,“经此一宴,各奔东西,相逢亦难,迎风吟唱,静候花开”;假期回老家小住,创作了小诗《老家》:“老家的路忘了方向,一条小路弯弯又漫长,那路边老树成行,树上结满了海棠,乡亲常把牛儿拴在它身上,不觉中离别老家几多时光……”;开车在上班路上,对满路灰尘幽默地吐槽:“光灰大路光辉走,晴时墨镜罩遮口,星光大道兴风雨,观海时节车亦舟”。
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周陈焱看上去远不是那种典型的“油腻大叔”模样,一副细边框眼镜,白白净净的皮肤,简单的T恤休闲裤,丝毫没有发福的迹象。平日空闲喜欢宅在家里,备备课、看看书、听听老摇滚。
就是这样看似平静如水的一个人,在2008年6月研究生即将毕业之际,却做了一件轰动兰大校园的光辉事迹——与相恋两年的同校女友举办校园婚礼!穿着借来的西服、领带、皮鞋,骑着租来的一辆自行车,带着简单装扮过的新娘子在校园里“风光”走了一圈。没有婚纱礼服,没有司仪配乐,没有婚车酒席,只邀请了几个要好的同窗,在校外的小饭店简单举办了一桌“婚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裸婚”,周陈焱对此铭记毕生,却对爱人满心愧欠。
2017年9月17日,作为母校108周年校庆的主题活动之一,“爱在兰大”校友集体婚礼在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盛大举行,周陈焱携爱人与其他107对校友夫妇一起,在校领导和全球校友的见证下,终于补办了一场独特的婚礼,弥补了他心中的缺憾,也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回到武汉之后,他仍抑制不了内心的激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表《十年了,欠你的告白听我说》一文,回忆了与爱人相知相爱的浪漫历程,抒发了对她的眷恋与珍惜之情。
周陈焱就是这样一位课上风趣生动、课下谦和平易的普通数学老师,然而他表面平淡无奇,内心却丰富火热,时时流露出文人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