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交院 >> 正文

中国青年报:点燃青春激情 共筑精神家园

日期:2012-01-10    作者:    编辑:     编号:审核:    来源:     点击: 2104

点燃青春激情 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回家侧记

本报记者 崔丽 辛明 陈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26日 04 版)

马誉炜

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胡烨亮

上海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员

赵彦伟

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

周新桥

广东省珠海市拱北中学副校长

葛昌秋

河北省唐山市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

张铸林

四川峨眉山市 高级工程师

吴永亮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副处长

孙雪兵

湖北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资助中心

王远白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日报》记者

赵润明

河北省昌黎县西王庄新农村图书馆馆长

报社领导与金牌读者、获奖代表合影。

本报记者 杨姣摄

金牌读者请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陈小川签名。

本报记者 杨姣摄

8月25日,中国青年报社长徐文新向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廖国勤赠送水晶报。李庚伟摄

今天的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洋溢着一片喜庆而热烈的气氛:10名金牌读者及微评经典报道获奖者,回家了!

“欢迎读者回咱家”、“金牌读者,请上座!”中国青年报社六楼礼堂里,一人多高的展板,一字排开,金灿灿的奖牌下面,嵌有每位金牌读者的大幅特写照片。这一刻,他们成为《中国青年报》最耀眼的明星。

这是一个节日,节日的主角只属于这样一个群体——《中国青年报》至爱的读者;这是一个纪念日,这份喜庆与隆重,只为着这样一个群体——《中国青年报》至敬的读者。

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在万千读者中推选出金牌读者,是第一次;把金牌读者请回家,为读者授牌,是第一次;在网络新媒体上对《中国青年报》60年积淀的经典报道进行微评,也是第一次。

60年风雨同舟,60年相知相伴。虽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虽未曾交流,却心有灵犀。今天,金牌读者及微评经典报道获奖者,与《中国青年报》编辑、记者,济济一堂,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座谈,一种积蓄已久的激情喷薄而出,在编采与读者中共同燃烧;一种知音之情似高山流水,在编采与读者中汩汩流淌。

读你:播种思想,启迪智慧

上午,金牌读者颁奖现场。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马誉炜少将的一段开场白,让人们陷入沉思:“为什么她的读者群如此广泛,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青春少年,遍布各个行业?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众多读者把她当作导师、视为珍藏?又是什么力量,使她成为众多读者生命的寄托、青春的象征?”

这也正是《中国青年报》展开“昆仑·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所追寻、探问的。评选过程中,评审人员一次次被饱含真情的故事打动,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由一份报纸牵引出的许多至真至纯、历久弥坚的情感,令人心潮澎湃。

有读者用“耳鬓厮磨、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来形容与这张报纸的情感。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陈小川动情地说:“读者与报纸间这份纯真、这份境界甚至超越世间的许多亲情、友情、爱情。”

金牌读者马誉炜,从一名普通干事成长为一位少将,几十年来,他换过十多个单位,“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订《中国青年报》,一天见不到中青报,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中国青年报》创刊60年来,之所以能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马誉炜的思考是深刻的。他用“品格、担当、思辨、大爱和情怀”来概括心目中这份报纸独有的精神气质。

“她的思辨,体现出思想的力量大无边。”马誉炜少将说,多年来,《中国青年报》较好地保持自己的独特视角,善于立足理性、独立的思考,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真实性。阅读这份报纸,你总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洞察世事的冷静目光。“她像一个播火者,点燃的是思想,启迪的是智慧。”

如果说,中青报对老读者的吸引靠的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那么,新媒体时代的年轻读者仍能成为中青报的铁杆“粉丝”,这种魅力来源于哪里?

27岁的小伙子胡烨亮是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的设计员,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这位痴迷军事和科技的“发烧友”,同样是中青报的铁杆“粉丝”。年纪不大的小胡已自费订阅《中国青年报》5个年头。因为工作忙,他把当天来不及看完的《中国青年报》保存起来,留着有空的时候再看,如今已存了993张。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快速阅读”的时代,而小胡把中青报当作“正餐”来精读,此时需要安静的心境和清晰的头脑,他才能够感觉到与那些铅字背后的身影在做灵魂上的对话。

在这个善于思考的小伙子眼中,《中国青年报》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巧妙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张力,进行多元化的交融与碰撞。小胡说:“读者一旦理解和适应了这种张力,就很难再被一种观点、一种声音所裹挟,他的思维不会激进化,而会变得理性、冷静,会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2010年12月,《冰点周刊》的社论《对未来公务员和“国考”落榜者的期待》一文吸引了小胡,他一连读了几遍,眼泪止不住滚落。他被那些无声的文字所传递的理性、平等、尊重和人文关怀,深深击中。“我相信,那些长期阅读《中国青年报》的读者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的品格,那就是爱思考、理性、谦和以及坦诚。”胡烨亮真诚地说。

“中青报有雅量,兼容并蓄,她主要提供的不是资讯而是思想和思维方式,她是有灵魂的。你要把它当‘参考书’,而不是‘教科书’。”小胡孩子般连连感叹,“读中青报能够快速地让你变得睿智,我要是早几年读中青报,就更好了!”

无论时代变迁,无论沧海桑田,思想永远不老。正因为拥有一贯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坚守,《中国青年报》始终被读者捧在手上,相行相伴,不离左右。

“传播途径会老去,会有更年轻的传播途径生长出来,但价值观和思想永远保持年轻。而我们生产思想。”陈小川总编辑的话引来热烈掌声。

读你:走出人生一片天

一生缘,一世情。或许是一次偶然的相逢,或许是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却往往成就一段相伴左右、天长地久的情缘。或许你不会相信,《中国青年报》可以影响一个人,乃至一家人的人生选择,甚至还成就过美满婚姻。很多人因为读中青报,有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金牌读者王远白一家四口结缘中青报25年。1986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在头条位置以《科普小组闹哄了偏僻侗乡》为题,对贵州锦屏县平秋镇孟寨村王永良带领侗族群众科学致富进行了报道。

王永良当时是村里的民兵连政治指导员。那一年,儿子王远白刚刚两岁。

自从上了报,父亲王永良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穿着干净的中山装,扣子系得严严的,“得像个文化人”。村里人喜欢赌博,王家的孩子却喜欢读报。在王远白记忆中,家里永远都飘着《中国青年报》的墨香,读报也成了家人的重要活动。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周两次去镇上取回《中国青年报》。

一行行的铅字,像打开外面世界的窗口。王家三兄弟读着《中国青年报》长大——大哥22岁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支书;二哥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王远白是第二个。村里人感到,读报也能读出一片天。

毕业时,在父亲建议下,王远白选择从事新闻工作,成为《贵阳日报》的一名记者。受中青报的影响,他对一些推进社会进步的新闻,格外敏感。2010年10月20日,他和本报记者白皓联合撰写了《民主之印“五合章”为何渐渐褪色》。看到他的名字登上了中青报,老父亲拿着报纸,一个劲儿地笑,那份得意不亚于当年。

如今,中青报情怀仍在父子四人中传递。无论身在何处,读中青报是父子四人惟一不变的选择。

一份报纸有着怎样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回首60年来中青报的60篇经典报道,人们看到了一份成熟、理性报纸的理想、责任与担当,这也成为一些读者的人生方向标。

孙雪兵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人生命运会因为接触中青报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孙雪兵笑称自己和中青报是“一见钟情”。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他,偶然间翻开《中国青年报》,就被吸引住了,此后再也放不下。孙雪兵是拿国家助学金读完了大学。读着中青报,他时常想,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为国家做些事情。

2006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活动,号召热血青年到广阔西部去。那些震撼心灵的故事,让孙雪兵热血沸腾。他毅然报了名。

在大别山区支教,每天伙食费三块八毛钱,他过得很充实,最不能忍受的是那里一周才送一次报纸。一有机会,他就跑到镇上的网吧,快速浏览中青在线。

2007年,《中国青年报》率先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长”征文活动,他写的《从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到宣传者》上了报纸。他把获赠的半年《中国青年报》送给了曾经执教过的小学。他希望《中国青年报》能指引山区的孩子感恩、自立、自强。由受助到助人,孙雪兵希望把从中青报秉承的责任与担当,继续传递发扬。

读你:因为喜爱,所以传播

因为喜爱,所以希望有更多的知己分享。一批批忠实的读者,在自己获取养分,不断成长的的同时,又成为思想的传播者,成为《中国青年报》的推广者。

金牌读者周新桥就是其中一位。

“搞教育的,不看《中国青年报》,怎么能做好工作?”广东省珠海市拱北中学副校长周新桥常对身边人这样说。他订阅过很多报纸,30多年来,只有《中国青年报》是他惟一一直在读的报纸。这张报纸陪伴他从学校走向了社会,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教育工作者。因为读中青报,53岁的周新桥笑称,大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感觉,“这是一张严肃认真的报纸,是一张可以向任何人推荐的报纸”。

正因从中青报受益,周校长成了最好的传播使者。今年2月,周校长在学校创建了教育短信平台,为给教师们传达更新的教学理念,每天,他打开的第一个网站就是中青在线,他把中青报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加以摘录,每天发送短信3至5条;短短6个月,他竟发送了近5万字。“毫无疑问,没有《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教育短信内容在思想性和丰富性上要逊色很多。”

由于周校长经常在博客中推广中青报的文章,一批读者对中青报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为喜爱,很多读者希望以中青报为媒,结识更多的知音。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56岁的赵润明可是响当当的名人。他从1981年开始在西王庄创办新农村图书馆,现在,图书馆占地600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每年服务农村读者近万人次。“我这里的中青报,从1984年到现在,一份不差,在河北省能找到这么齐全的中青报,我敢说,就只有我这一家了。”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如果让他推荐报刊杂志,他第一个推荐的永远是中青报。“来来往往的这么多读者,还有前来参观的众多领导,一走进图书馆,中青报的报夹就在那里放着,很显眼,我就是报纸最好的宣传员。”赵润明说。

懂你:激情,相互点燃

“强烈建议恢复青春校园”、“报社应面向读者设立开放日”、“编辑记者应多掌握标点符号的国标规范”……今天下午,在金牌读者与编辑、记者的座谈会上,读者们的意见、建设乃至批评接连抛出。听了这些真知灼见,中青报的编辑们起身为读者鞠躬致礼。

见面会上,编读之间坦诚相见、交流碰撞,刮起头脑风暴。金牌读者吴永亮感慨道:“这就是读者至上,拉近读者距离,真正把读者放在心上。”

60年,是一份报纸的成长史,是一代代读者的阅读史,更是一代代中青报人和读者互相点燃的激情岁月,一字一句,点点滴滴,凝结成编采与读者水乳交融、深沉厚重的情结。

2010年的一天,已80岁高龄的谢昌逵接到一个电话。“老谢,还记得你曾经为我修改稿子,谢谢你啊!”谢老惊喜地听出,打电话的正是前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作为中青报第一代编辑,谢昌逵曾指导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李肇星在本报发了多篇稿件。两人的情谊绵延了50多年。

这样的故事,金牌读者张铸林并不陌生。他介绍自己与中青报有“三最”:年龄最大,69岁;报龄最长,60年;友情最深,与曾任本报总编辑的张黎群交往长达半个世纪。张铸林评价说:“评选金牌读者、微评经典报道、成立读者俱乐部,这些堪称中青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青报新的历史开端。”

对于中青报采编人员来说,“山水间”这个网名可谓大名鼎鼎。从2004年起,“山水间”在中青在线论坛开帖“有报天天评”,日积月累码了近30万字。有人奇怪他为什么花时费力地每天评报?

“山水间”的真实姓名叫赵彦伟。在赵彦伟看来,这股动力其实来自中青报人。《中国青年报》副总编、《冰点周刊》原主编杜涌涛提到:“冰点做出一篇报道来,读者的评价会马上跟进,冰点很在意他们怎么说。”这句话让赵彦伟感慨万千,“我能深深感受到这份报纸对读者的尊重,他们在乎读者、心里有读者。所以她能写出读者爱看的、想看的。”

在《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记者眼中,60年来,捧起这份报纸的是千千万万细心、热心、痴心的读者。读者,是一份报纸的最终归宿,也是每一位中青报人力量和情感付出的落脚点。

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说:“金牌读者的心声打动人心。其实,每一位读者都是金牌读者,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会更广泛地拓展读者外延,刚刚成立的读者俱乐部将着力构建互联网时代以微博、社区为纽带的新空间,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共同的心灵家园。”

亲爱的读者,我们不说再见,还要相约前行。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详情请看:





上一条:中国青年报:感恩自立践诺串起的青春


下一条: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