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沐昱)10月28日上午,我校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研究会组织30余名学生前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火种 赓续革命初心”主题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式学习与交流研讨,大家近距离触摸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初心印记,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

“这里不仅是课堂,更是革命的出发地。”讲解员介绍,第六届农讲所共培养了700多名学员,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农民运动的“火种”,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骨干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讲所正是这一思想的生动实践。

为深化学习效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研究会还特别设计“情景互动+微党课”环节。在农讲所大教室复原场景前当时的场景,带队老师与讲解员现场开讲“微党课”。他们结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原文,对比展柜中保存的学员笔记,向社员们解读“农民运动的伟大意义”:“当年毛泽东用32天走访湖南五县,写下这篇报告,驳斥了‘糟得很’的论调,明确提出‘好得很’的论断——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典范,即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用实践检验真理。”
“我注意到展板上提到,学员们每天清晨出操、晚间讨论,还要下到武昌周边农村调研。”学生张子龙提问:“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今天的青年学习有什么启示?”老师回应:“农讲所的学员既是学生,也是‘调研员’‘宣传员’。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种扎根中国大地、直面问题的学习方法,至今仍是青年成长的‘金钥匙’。”
随后,社员们分组体验“模拟农讲所课堂”。在农讲所的“学员宿舍”复原屋内,大家围坐品读《毛泽东年谱》中关于农讲所的记载,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内容分享心得。“当年农讲所学员的目标是‘唤起农民千百万’,今天我们的使命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变的是时代任务,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学生向家琪的发言引发共鸣。
活动尾声,全体社员在农讲所大院内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面对鲜红的团旗,社员们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铿锵誓言回荡在青瓦白墙间,与百年前学员们“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的呐喊跨越时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