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交院要闻 >> 正文

【中国新闻网】“三进一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日期:2020-11-25    作者:    编辑:主站内容     编号:Y20044-249    来源:     点击: 75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杨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匠心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水韵”精神等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作用,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育人“共同体”,探索并形成“三进一融”育人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三进一融”是学校2016年以来探索形成的育人模式。主要内容为: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全面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简称“三进一融”)。

“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主要在“进”字上下功夫,建载体;在“融”字上看成效,铸文化魂。“进”就是要通过实行大学生导师制,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立德树人作用;“融”就是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三进一融”育人模式,将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核心,按照“三全育人”工作要求,结合学校育人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培养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高技能”“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的关键词。实现技艺强国,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的技术技能,创新工艺、变革方式,精益求精做出最好的产品,需要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育人模式,发挥各育人主体的综合作用。

熔铸好先进校园文化的需要。文化特别是先进校园文化,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基。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发挥先进校园文化在涵养情操、滋养心灵、引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优化文化培育和形成机制,壮大校园主流文化,将文化育人功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思想导师、职业导师、素质导师服务学生全天候全过程

思想导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组成。遴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管理或教学经验丰富,思政和科研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和干部担任思想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效果评价好;党政管理干部应达到管理八级及以上职级,综合表现优秀。

成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思政课部参与的思想导师管理中心。中心负责遴选导师,建立思想导师人才库,并通过人才库为各二级学院配备思想导师团队。负责制定思想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及考核办法,对思想导师开展业务培训等;二级学院配合中心开展工作,并承担思想导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思想导师以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核心,思想导师参与、指导二级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辅导、理论宣讲、培训讲座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通过党建引领、主题教育、实践指导等方式,将形势政策、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在学生中宣传、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导师工作落实 “两个结合三个对接”。一是做到“两个结合”。首先是在工作理念上坚持大学生思政工作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其次是在工作路径上将思政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二是加强“三个对接”。对接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制定、实施好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对接各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以讲党课、学理论活动等为载体,从理论武装上建强支部,发挥党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对接各二级学院研究团队,开展思想理论研究。

职业导师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主要从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方面,遴选出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社会需求和就业创业形势,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教育管理规定,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指导能力的专兼职教师,组成职业导师团队。

成立由学工部牵头的职业导师管理中心,负责会同二级学院研究制定职业导师工作指导标准及考核机制,各二级学院负责建立职业导师人才库,为各班级配备职业导师,并负责职业导师的培训与管理工作。

职业导师的职责以培育匠心文化为主。职业导师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指导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与职业发展,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校企文化融合,传承“匠心文化”,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规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重点在学风建设、技能竞赛、就业创业等方面着力。

职业导师工作的落实“两个赋能三个参与”。一是注重“两个赋能”。坚持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文化赋能职业精神培养,培育“匠心文化”;“匠心文化”建设融入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工作、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赋能学生技能提高、匠心养成。二是做到“三个参与”。以争创优良学风班级为切入点,参与班级学风建设;以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为抓手,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以顶岗实习为着力点,参与学生实习管理,引导学生实现从实习到就业的衔接。

素质导师由校内教职工和校外专业人士组成。素质导师应具备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专长,具有相关学生社团所需的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由各二级学院、各部门根据教职工的专业和特长推荐产生。

成立由团委牵头的素质导师管理中心,建立素质导师人才库,为学校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及文艺体育等各类社团配备素质导师。根据校院两级学生社团规模,每个社团配备1-2名素质导师。

素质导师的职责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为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专门化指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有梦想的同学提供圆梦的舞台。

素质导师工作的落实“两个重点三个平台”。坚持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突出“以美感人”“以景育人”两个重点,建好课堂、活动、环境三个文化育人平台,以文化人,育时代新人。一是发挥包括优秀传统文化讲授在内的美育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公共必选课、选修课等形式,开设古典诗词、电影、书画艺术赏析课,让同学们在课堂领略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二是与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相结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成为文体爱好者们的专属“培训师”。 三是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环境的设计,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进广播、电视、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宿舍等。

构建人人参与的制度体系。出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三进一融”导师制实施方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量核算办法》等文件。以岗位管理为抓手,将“三进一融”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形成用人、考评、激励等多方面制度保障,建立人人参与的育人工作制度体系。

培育“一心多环”的工作队伍。“一”是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多环”是覆盖育人各个环节的各类育人主体,包括学生辅导员、三类导师、其他育人力量;其中三类导师队伍指“思想导师、素质导师、职业导师”,其他育人力量指优秀校友、学生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等;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共同描画出文化育人的同心圆。

形成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三进一融”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管理和推进全校“三进一融”育人工作。“三进一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思想导师管理中心、职业导师管理中心、素质导师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形成了多方协同、校企联动的工作机制。

学校“水韵”精神得到传承 校园文化进一步彰显

“红色文化”得到进一步加强。思想导师突出以文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在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听红色故事、寻访红色遗迹等实践中,学习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思想导师罗晓珍教授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研究》《高职院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教学研究》,分别成功立项为湖北省省级研究项目和教育部研究项目。

“匠心文化”得到进一步筑牢。职业导师进班级以课堂、技能节、“学生活动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匠心文化”活动。建起国际、国家、省、校、学院5级技能竞赛实践育人平台。举办职业精神讲座,开展学风建设、就业创业活动,以身为范,以文化人效果凸显。全国优秀教师任晋宇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华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赛项一、二、三等奖共14次。

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素质导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环境、课堂,指导学生成立“湖畔诗社”“知音国乐社”“木槿拳会”等文化型社团36个,专业型社团39个。学校持续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等,形成了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校园内人工湖、木栈道,道旁遍植垂柳,湖中营一小岛,楼旁绿树、红花映衬……四季之中,各有其美,身在其中,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浸润心田。

“水韵”文化得到进一步彰显。“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红色文化、匠心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交织,因水而生、依水而建、寄水而兴的校园文化基因融汇,培育出学校独特的“水韵”精神。广大师生弘扬这一精神,助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特别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学校连续六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总积分排名全省前列,武汉地区第一名。2017年,学校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湖北高职第一。

学校连续14年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4名同学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交通职业院校第二届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3名同学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名同学被团中央授予“劲牌奖学金”暨“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寻访活动荣誉称号。

在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学校推送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荣获该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在2018、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总决赛银奖,创造了自大赛举办以来湖北省高职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2018年11月14日播发了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团队研发水下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报道,反映了学校创新创业创效方面的育人成果。





上一条:【典型·人物】我校校友彭文成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下一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入选“中德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单位”“职业教育对德合作试点示范单位”“职教联盟云学院共建单位”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