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院要闻 >> 正文

【国奖风采】陈依锐:以花为喻,在武交院绽放青春华章

日期:2025-11-13    作者:    编辑:汪云凤     编号:审核:石临风    来源:交通文旅学院     点击: 0

记者 张钰培

这是一位扎根红色信仰、深耕文旅专业,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双向发力的优秀学生,她以 “在心里种花” 的信念,在红色传播、竞赛实践等领域多点突破,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追求。她就是交通文旅学院23旅游管理(1)班班长陈依锐,中共预备党员,荣获2025年国家奖学金,曾任交通文旅学院常务副书记、小红帆志愿服务队队长及新鑫口才与演讲协会副会长。

陈依锐照片

以信仰为根,让红色精神“活” 起来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陈依锐始终将对党的赤诚向往深埋心底,以理论为基筑牢思想根基。她主动报名参加学校青马班与党课学习,在逐字研读党史、党章的过程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红色理论滋养中坚定理想信念。这份执着与坚守,让她在 2024 年 6 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正式接过信仰的 “接力棒”。

她深知,信仰从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要落到实处的行动。作为小红帆志愿服务队宣讲员,她牵头策划并组织20 余场红色宣讲活动,带领团队走进乡村、企业、学校与社区,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将红色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代代相传。

为打破红色文化传播的传统边界,她更主动寻求创新突破。依托学校平台,她与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的指导老师深度合作,参与打造“八七红・沉浸式剧本杀”“八七红・共享思政课”两大特色项目——让观众从“听故事”变成“演故事”,让思政课从“课堂讲授”变为“互动体验”。这种年轻化、沉浸式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走出纪念馆的展柜,真正“活”在当下,感染着更多年轻人读懂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陈依锐主持“八七红・共享思政课”

以学业为蕊,在文旅领域探真知

“学习不为今日考试,只为明天应用。”这是陈依锐始终秉持的学习理念。自踏入校园起,她便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在专业的知识海洋中潜心钻研:凭借这份不懈努力,她的专业成绩稳居年级第五,综合测评排名第一,连续两年以 700 分的第二课堂总学分保持全院榜首,还成功斩获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在陈依锐看来,专业知识的价值,更在于“学以致用”。她主动承担起志愿讲解员的职责,2024 年暑假期间在红色场馆内开展了志愿讲解服务;依托学院研学平台,她参与带团工作,过去一年累计接待7 个中小学生研学团队,服务 300 余人次,让知识真正“走出书本、走进生活”。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与团队成员共同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从特色到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旅融合的实践与路径研究》。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索,再到学术研究,她一步步实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求知之花在文旅领域绽放出别样光彩。

陈依锐在红色场馆进行志愿讲解

以成长为瓣,在多元赛场展风采

陈依锐从不满足于“单点突破”,而是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在多元领域开拓成长边界。在竞赛赛场上,她将兴趣、专业与信仰紧密结合,屡创佳绩:斩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全国特等奖、“就在台州”全国短视频制作大赛三等奖、湖北省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大赛银奖、“百生讲坛”省级金牌主讲人、湖北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湖北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截至目前,她已累计收获 30 余项校级及以上奖项,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熬夜备赛、反复打磨的汗水结晶。

在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她同样是“敢担当、能吃苦”的典范。担任班级班长时,她用心打理班级事务,成为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作为学院团总支常务副书记,她统筹组织迎新、升旗仪式、红色宣讲等各类活动,以严谨细致的态度保障每一项工作落地;作为小红帆志愿服务队骨干,她连续两年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恩施鹤峰助力茶旅发展,驻守场馆传承红色文化,所在团队获评2024 年度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她个人也荣获“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还先后收获“优秀干部”等 10 余项荣誉。这些经历,让她的成长之花愈发饱满、绚烂。

“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陈依锐始终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目前,她正全力备战专升本考试,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进一步深化对文旅专业的研究。未来,她计划将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结合,紧跟党的步伐,在传承红色薪火、助力文旅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深耕,努力成为一名“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执着耕耘者,用青春力量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





上一条:乘势而上,绘就武交院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下一条:我校组织特约通讯员赴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学习交流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