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颜俊)5月22日下午,党委书记杨震率队赴小鹏汽车华中(武汉)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双方围绕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小鹏汽车华中(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亮携企业高管团队热情接待,共同擘画校企合作新蓝图。
座谈会上,戴亮详细介绍了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成果。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先驱者,小鹏汽车以全栈自研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销售的全球化布局。武汉基地作为重要智能制造枢纽,自2023年投产以来,已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累计培养技术人才106名,其中以22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肖清园为代表的优秀学员已从电驱车间副班组长成长为了技术骨干。戴亮表示,小鹏将持续优化实习生培养体系,通过“公寓化住宿、高标准餐饮、优厚待遇”的人才关怀机制,为职教学子搭建成长快车道。
党委书记杨震从学校发展维度展示了合作基础。2025年,学校连续斩获国家级荣誉: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部地区四大卓越榜单前三名,并以全国第48名的成绩首入高职院校50强。“这些突破印证了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决心与成效。”杨震强调,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已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良性生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共建核心课程与新形态教材,培育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队伍。
王昀飞、吴响、肖清园等优秀实习生代表展开交流,学生们分享了从技能培训到岗位历练的成长历程,特别提到企业“师徒制”带教模式与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朱一多表示:“看到学生在智能化生产线上独当一面,更加坚定了校企双方合作育人的信心。”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校企双方就拓展合作维度达成共识。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吴飞提出,将探索“智能驾驶”“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校企合作。
座谈会后,来访团队实地参观了小鹏武汉基地焊装厂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剑向武交院一行人员展示了6月即将上市的G7车型生产线,并表示2026年计划与武汉交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规模扩大至60人,并增设技术研发类岗位培养通道。
此次调研标志着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小鹏汽车的校企合作迈入提质升级新阶段。双方将携手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范式,为省内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校企双方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