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鲁梦洁)4月29日下午,我校纪委书记周久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潘峻岭、物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静敏、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陈安慧等师生代表赴黄石新港举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磊、姜婧、陈海等企业领导热情接待,双方就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潘峻岭主持。
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磊在致辞中表示,黄石新港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区域物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标杆。未来,企业将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与学校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港航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纪委书记周久军对黄石新港的支持表达诚挚感谢。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黄石新港的港口运营场景为思政课提供了“天然课堂”。学校将以基地为载体,依托“新时代中国·交通强国”选修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通过“双师”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其打造为“金课”,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技能的时代新人。
在热烈的掌声中,双方领导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周久军书记为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海颁发“校外导师”聘书。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校企双方围绕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展开讨论。黄石新港副总经理李磊、姜婧与校方代表就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习就业岗位对接、科研项目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黄石新港副总经理陈海为“新时代中国·交通强国”课程团队师生详细介绍企业的战略定位、智能化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他以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和黄石新港的发展为引,分析了新时代港航物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学生“以技能报国,用实干逐梦”,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后,校企双方代表参观考察黄石新港作业区。在12号泊位,师生近距离观摩了集装箱装卸流程与自动化调度系统;在三期气膜仓储区,企业技术骨干讲解了环保型仓储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创新价值。通过现场教学,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感受到智能化、绿色化港口建设的蓬勃活力。
“在课堂上学到的港口航运的知识,今天终于‘活’了起来!”港口航运专业的张航同学感慨道。不少学生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将努力成为行业亟需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学校与黄石新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校企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培养新时代交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创新路径。
未来,双方将以基地为平台,持续拓展合作领域。一方面,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港口自动化、绿色物流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持续打造校本选修金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双向融合,共同培育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