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文静 记者 沈晶
九月的邂逅,六月的离愁,又走到了骊歌响起的路口,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不约而至。为解决部分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不能返校办理离校手续的困难,帮助学生如期、顺利毕业。自6月27日起,船舶与航运学院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寄”。
一语寄相思,天涯海角心相连
“同学们,值此惜别之际,我希望同学们感恩身处这伟大的时代,并衷心的祝愿同学们:能以此为起点,开启人生的另一片辉煌。身处顺境时,乘风破浪;面临困难时,勇往直前。往后的岁月,我会为你们点点滴滴的成功而欢呼,为你们的快速发展而欣喜,为你们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振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永远是你们的港湾,欢迎常回家看看。”
“毕业了,即将踏上新征程,愿同学们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做蓝色海洋的弄潮儿!”
“三年前,同学们怀揣为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迈进了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如今你们学业有成,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是有特殊经历的一届毕业生,从疫情中走过来,品格得到了升华和淬炼,祝愿你们能有不平凡的际遇,书写你们的人生华章!”
“分别在即,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尽心底的悲与喜。临别之际,祝同学们前程似锦,一路顺风。”
……
船运学院院长徐得志,党总支书记彭勤学,副院长邓志华、刘世伟、黄黎慧携学院教师代表为21届毕业生寄语,期盼21届毕业生勇往直前,“船行江海,技领天下”!
千里“寄”温情,“李”轻情义重
“老师,这个帆布鞋也帮我打包吧。”
“好,你说要什么,都给你装上。”
“老师,我的东西比较凌乱……”
“没事,咱们开视频,一件一件地整理,一定不会有遗漏的。”
6月29日,在船运学院毕业生宿舍里,老师们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一对一与学生视频连线,与需要邮寄行李的每名学生仔细核对物品,详细沟通个人物品邮寄事宜,整理图书、折叠衣物、压缩被褥……
视频连线中,看到老师们冒着酷暑,认真细致地打包封箱,汗流满面,衣服湿透,网络另一端的毕业生们深受感动,纷纷为老师点赞,称赞这是“最美毕业风景”。
行李“云”打包,累并快乐着,从开始的杂乱无章到后来的井井有条,从学生对物品丢失的担忧,到后来满心的喜悦,都凝结了全体船运人的辛苦付出和对毕业生满满的爱。从学生普遍珍视的专业书籍,到留有学院青春印记的特殊物品,老师们用心帮助毕业生整理打包,他们把对毕业生的思念与祝福融在行动中、装进包裹里。
云中谁寄锦书来,船运学子笑颜开
“来,我再来核对一下电话号码和地址。”
“我再确认一下证件有没有齐,要是少了就麻烦了。”
“请务必把毕业证送到学生手中!”
“有任何问题,麻烦您第一时间联系我!”
……
7月5日,明德楼315办公室有吴飞老师忙碌的身影,他不仅是老师,还是一位“十分焦急”的“快递员”。
邮件封口前,吴老师反复核对毕业生接收邮件的地址、电话等重要信息,分类整理毕业生的毕业证书、荣誉证书和派遣证等相关证件。面对邮寄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吴老师毫不退缩,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一个人完成信息复核、打包装封、套装防潮袋、张贴邮寄地址等工作。
“要邮寄的并不是特别多,而且这些证件太重要了,交给别人做,我不放心。”吴老师如是说。
收到毕业证的同学们纷纷联系吴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个特殊的毕业“寄”,船运学院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毕业生送别,这一句句的心语、一份份的包裹中饱含了老师们的温馨祝福,饱含了同学们大学生活的青葱回忆。此去前程,花开似锦。当毕业季与毕业“寄”相遇,每一份快递都承载着学校相隔千里的点滴关怀,感受着人生征程中来自母校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