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余军 通讯员 汪云凤)继去年12月获央视新闻报道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再迎重要时刻。9月11日,全国职业教育领域首个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迎来首批55名新生,标志着我国航天装备制造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为航天强国注入新动能。

航天装备精密制造专业新生张宇辰在报到现场。
迎新现场,来自湖北襄阳的李兴晨同学紧握报到材料,眼神坚定地说:“我渴望通过系统学习,为‘大国重器’的精密制造贡献力量。” 这份热忱同样体现在安徽阜阳学子张宇辰的选择中,他将该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国家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深深吸引着我,这里是航天梦的起点。” 孝昌学子肖雨轩的母亲也难掩自豪:“航空航天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我们全力支持孩子的选择。”

学校参加2025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航空交通运输赛道比赛。
作为填补我国航天装备制造职业教育空白的专业,该校已构建起顶尖育人体系。拥有11年航空航天从业经验的职业导师王安迪介绍,专业采用“厚基础、强实践、分阶段”培养模式:大一夯实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基础技能,大二、大三引入光电设备装调、精密零部件加工等专业化实训,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从课堂到生产线的无缝对接。目前,校企双方已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卫星生产与装配等6间实训室,总面积达1125平方米。

学校参加2025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装备应用赛道比赛。
据了解,该专业于2024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此前因填补职业教育航天装备领域空白而获央视重点关注报道。学校作为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已与中科航天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合作培育航天器装配、卫星总装测试等紧缺人才。相关数据显示,至2025年我国航天航空装备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7.5万人,该专业的落地正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回应。

学校参加2025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装备应用赛道比赛。
“我们将以工匠精神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该校负责人表示,专业建设已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未来将通过中国航天大会等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从校园到航天生产线的无缝衔接,为我国航天高端制造领域输送“能工巧匠”。
相关链接:全国首个航天高职班报到!央视聚焦的武汉交院航天专业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