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结束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上,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临场”培养训练,一举夺得大赛金奖。
夺冠之路历尽艰辛,在两位老师的“临场”培养模式下,4位同学经过300多个日夜的艰苦训练,编写了近3万条代码,进行了180多次逆风训练,最终才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同时,这也是近年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培养无人机低空应用高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缩影。
低空经济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和省市地区均有相关战略和规划陆续出台。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武交院”)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跟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前沿需求,在2023年从智能制造学院和电信学院的专业中,集结无人机应用技术等4个优势专业,成立了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该专业群围绕无人机产业,创新专业的办学机制和专业课程,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军地两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致力于打造高职院校中国家无人机低空应用高水平专业群。
立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武交院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长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各专业师资队伍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00多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湖北省技术能手12人,双师率90%以上,专业群目前在校生达2161人。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衔接长江航运黄金水道,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着眼无人机企业一线发展实际,武交院智能制造学院和电信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历时四个月走访了省内十几家兄弟单位和无人机企业,深入调研分析专业群服务需求和可行性,撰写了两万多字的研究报告,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在原有专业基础上优化无人机专业课程设计。
与传统的高职学生培养相比,专业群的培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前学生只用掌握如何飞无人机,现在要从无人机的安装、调试、飞行、使用、检修全方位练习技能。不仅要掌握使用无人机,更要培养跨专业的协同能力。
学校层面更是从政策、师资、科研、招生、校企合作等领域,为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建设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招才招生,每年招揽具有华为、华中科技大学等业内名企名校工作学习背景的人才。
打造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
无人机应用重在操作,构建真实的应用场景,方能培养贴近企业单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多方争取,充分挖掘学界产业界教学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推进实践应用。
2023年5月,由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指导、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学校中揭牌,武交院入选理事长单位。这一职业教育工作平台的搭建,整合院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在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专业群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产教融合、课程及教材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能合作,为专业群的建设增添了一个超级智库。
去年9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联合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等27家单位,成立了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省内低空经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平台将通过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路。
武交院还与多家无人机相关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在校内打造了华工激光现场工程师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8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其中引进的点点飞创无人机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校内就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武交院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与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合作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在电信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还与中信科移动、中国电信、烽火通信集团、大唐移动、中国电信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中信科移动共建5G+创新应用中心、与奇安信共建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借助这一系列产教融合平台,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根据企业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优化课程和科研方向,形成产学研协作循环。
近年来,该专业群就为长江动力集团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3个,参与湖北省人社厅发布的“院士专家企业行”项目24人次,为企业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统计,在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教师团队里,近3年获批立项省厅以上项目65项,发表高质量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75项,软件著作权20项;联合行业企业开发出《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与飞行实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实训》《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等特色课程,推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两门。
目前,该专业群是国家级首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国家“1+X”试点专业单位,首批重点对接服务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单位,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武汉市低空经济人才引育指定单位。
创新推出“临场”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专业群构建了难度递进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企业生产现场三个场域为主要教学场所,打造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临场”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设置6个大学期+2个暑期小学期,突出岗位师带徒,在三年学制内,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从轻、小型无人机应用,到中、大型无人机应用,再到集群式智能化无人机应用,构建了无人机组装、调试、飞行操控、检测维修、应用、现场技术支持与服务六类18门难度递进的核心课程体系。
从第一学期开始,就组织学生到企业、部队生产现场“临场”学习,每个暑期安排到企业现场进行岗位实战演练,学徒不断地在三个场域之间交替学习,反复临场。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一名学生在三年里要上完六类十八门难度递进的专业核心课程,累计1410课时,完成从小型无人机到中型无人机,再到大型无人机的学习训练。无人机教研室主任李坦老师说:“这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考核,都极大提高了。”学生和老师每年都要求参加技能大赛。近五年时间里,仅仅在无人机教研室的老师中,就有3人荣获“湖北省技术能手”。
近3年,无人机低空应用专业群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相继获得全国一等奖10项、湖北省一等奖14项。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师生们连续多届获得华为ICT全球赛一等奖,夺得“2022年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全球赛特等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金奖,两位指导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信息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