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交院 >> 正文

【学习强国】乡村振兴改变了我家乡的面貌

日期:2021-12-13    作者:    编辑:xcb     编号:审核:    来源:     点击: 244

我的家乡南昌县昌东镇,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同时,强化了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还荣获了‘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等称号。”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的“乡村振兴”专题中,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龚文豪同学在这样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堂有温度的形势与政策课

2020年秋季学期的一节《形势与政策》课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静通过政策讲解、让同学们观看视频、阐述案例等方式对脱贫成果巩固、富民产业发展、硬件软件建设、乡村治理推进等内容进行梳理和讲解,生动形象、重点突出地向同学们讲授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和建设方向,使同学们对“三农”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美则社会好。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技能,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课上徐书记说道。同学们围绕“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结合自己的家乡事、家乡人、家乡情进行调研、思考,让我们一同领略同学们讲述的家乡变化。

“小时候我在养猪的棚子旁背乘法口诀表,现在家连着WiFi上网课、看视频”

20级计算机(2)班宋宇鑫

我的家乡在新疆乌鲁木齐,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那边很贫困,很多人都没有机会上学,都在家经营农田。但这几年有了夜市,从来没有饭店的村子竟然多了很多经营的商户,也建立了很多小区,乡里乡亲们全居住在社区,有很多人家还拆了平房盖起了两三层的楼房,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记得,小时候我在养猪的棚子旁背乘法口诀表,现在家连着WiFi上网课、看视频,真是太方便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今后也要加入的建设家乡的行列。

“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回到家乡,改变了村里的传统农业”

20级计算机(2)班沈阳

《形势与政策》课中的《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篇章是我印象最深的一课,因为它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在乡村出生成长的农村人,我见识到了我的家乡发展。我的老家在赣南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村里人文化水平不高,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不是去打工就是外出读书,很少年轻人会回村发展。但这几年村里大变样了,实行了“村村通”工程,村里马路直通每家每户,自来水也是直接到户,乡村更美丽了,环境也更好了。改变最大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发展,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回到家乡,改变了村里的传统农业,现在村里不是简简单单的种植水稻,而是承包了大部分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土地实现机械化耕种,无人机喷洒农药,也种上了油菜花,人们可以在村里的工厂上班,不用再过背井离乡的生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现在的农民有了知识,有了技术,改变了之前的老年人耕种的现象,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他们也有个新名字——新农人。

“现在那条河上停泊的是一艘有发动机的轮船了”

20级计算机(2)班杨淼

关于乡村振兴,农村出生的我也是深有体会,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邵阳市,我上小学时,接我们上下学的船只是一艘极其简陋的需要人工手划的摆渡铁船,现在那条河上停泊的是一艘有发动机的轮船了,船上也配有完整的救生设施设备,通往渡口的路也不再是泥巴路,而是一条即使下雨也不用担心会弄脏鞋的水泥路,渡口还修建了小亭子,大家等船的时候也不用再日晒雨淋。家里的田地政府也有补贴,家乡还利用当地独有的生态环境建设了一个旅游景点,拉动了村民的经济增长。通过老师的讲述,再回想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人才兴则乡村兴,思想引领行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导同学们了解国家政策,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关心家乡变化和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朱婧)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994053782406674753&item_id=799405378240667475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hare_to=wx_single&source=share





上一条:【中国教育在线】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这个小山村里来了三位大学老师


下一条:【今日头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荣获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