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美美与共”实践团扎根麻城两年 用设计赋能乡村“双向奔赴”

日期:2025-07-19    作者:    编辑:xcb     编号:审核:    来源:     点击: 0

新闻网讯(记者 杨斗)7月,艺术设计学院“美美与共”基层服务践行团的师生们,来到湖北麻城福田河镇大旗山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这已是团队扎根麻城地区服务的第二年。他们以“真题真做”的态度,将艺术设计融入儿童美育、老人关怀、乡村产业升级与环境美化,探索青年学子与乡村“双向奔赴”的生动路径。

童心港湾:艺术点亮暑期,托管班“爆棚”超预期

村活动室内的“童心同画”暑期托管班人气爆棚,从开班初期的寥寥数人,到后来场场爆满。实践队员将非遗剪纸、环保手工巧妙融入课程。孩子们手中的红纸化作小船、纸鹤,寄托纯真愿望;废弃纸张、枯枝落叶在巧手下焕发新生。红色教育也不枯燥,“重走长征路”协作游戏中,小球象征红军从“瑞金”走向“延安”,队员们适时讲述历史故事。新颖的艺术体验,让托管班成了孩子们暑期最爱的去处。

光影留痕:快门定格温情,专业关怀暖“夕阳”

面对村里的老龄化和留守现象,实践队员们肩挎相机,走家串户,决心为老人们留下珍贵影像。老人们换上珍藏的衣裳,在家门口的老树下展露笑颜。当装裱精美的照片送到手中,数十位老人感动不已。70岁的李婆婆双手微颤,指尖抚过相框:“真精神!好多年没拍过这样的照片了!”在拜访失去双手的八旬老人章爷爷时,队员细心整理衣领,队长稳稳托住相框。章爷爷凝视照片哽咽道:“好,拍得好啊,谢谢孩子们!”无声的关怀与深沉的感激,温暖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38度高温下奔走确实辛苦,但看到爷爷奶奶的笑容,一切都值了!”队员严慧说。田钟宁则被老人们的朴实打动:“他们拉着我的手问‘娃儿们从哪里来?辛苦吧?’,让我想起了外公外婆。”

设计下乡:破解产业痛点,“好设计”撬动“大市场”

实践团深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关键要助力产业。师生们走访了鸿宇农业与福甜农业两家公司。鸿宇农业董事长王本娥坦言,好产品常因包装和市场形象不佳影响收益。师生调研后发现产品存在包装杂乱、标识不清、油茶文化缺失等问题。因而团队提出“聚焦文化、简化视觉、统一调性”的优化方案,获王本娥高度认可:“切中痛点!”

在福甜农业,总经理林久战展示了去年团队设计的菊花茶礼盒:“新包装上线后,客户反馈精致度提升,线上复购率也提高了。”今年,团队瞄准年轻群体和高端市场,提出更现代简约的新包装设计,融入“菊乡福地”文化故事,并建议开发“菊韵”(养生)、“轻菊”(茶饮)等子品牌体系。“看着乡亲们的菊花变成有‘卖相’的产品,才懂设计承载着增收的希望,”队员王雅辉在烘干车间感慨。指导老师丁家豪指出:“‘真题真做’的核心,就是解决‘好产品如何卖出好价钱’。”团队返校后将深化菊花文创产品线及高端油茶籽油的品牌优化设计。

焕新乡土:点“废”成景,巧思扮靓家园

“助力打造和美乡村”是实践团的核心目标,“变废为宝”是实践团扮靓乡村的妙招。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巧妙利用废弃的砖石、瓦片铺设人行步道、砌筑花坛、点缀路面纹理。利用废弃建材,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省了清运成本。“以前堆着碍眼的破砖烂瓦,学生们整得这么好看!”村民张大娘指着焕然一新的花坛赞不绝口。一场“变废为宝”创意展,更激发了村民的环保热情。

师生们还将村口主路与农房墙体当作“画布”。丰收场景、孝老爱亲、垃圾分类等主题墙绘跃然墙上,为村庄注入亮丽色彩与文化气息。“画得真像!让娃娃们了解过去。”村民王大爷说。团队还设计了乡土气息浓郁的景观小品和标识牌。

为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团队制作海报手册入户讲解,并针对儿童策划“垃圾分类”趣味微课堂与游戏,吸引众多孩子踊跃参与。“我知道塑料瓶要放蓝色桶!”7岁的小阳在游戏中准确分类。队员严慧顶着烈日铺设步道:“听到村民夸环境变美了,晒脱皮也值得!”指导老师丁家豪欣慰于学生的成长:“走出课堂实干,才真正理解设计如何服务社会。烈日下画墙绘、蹲地研究拼砖瓦,这种成长特别宝贵。”

深耕两载:“双向奔赴”结出累累硕果

两年来,“美美与共”实践团在麻城的服务项目已枝繁叶茂。从最初的幼儿托管、乡村美化、农产品品牌设计,拓展至中老年防诈宣传、儿童防溺水安全课、普通话推广与垃圾分类普及等多个领域。

“这不仅是一次次暑期实践,更是我们青年学子与红色热土的双向奔赴,我们在服务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指导老师丁家豪总结活动的深层价值。这群艺术青年用专业知识破解发展难题,用青春温度温暖“一老一小”,用巧思妙手扮靓家园。如今,他们正着手深化福甜菊花文创产品线及鸿宇高端油茶籽油的品牌设计,探索建立更长效的服务机制。未来,学院实践团队将继续走进麻城乡村,以设计专业为笔,以青春活力为墨,描绘乡村振兴更动人的图景。







下一条:【航运学院】经典诵读承古韵,普通话推广启新程: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