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晶
“崔老师,班上刚开学的学习状态不太好啊,是不是疫情期间,在家里松散了,来学校还没调整好啊?”
“崔老师,今天班上几个学生和我说了下自己的就业打算,想和你一起商量商量。”
刚刚把17级毕业生圆满送毕业,作为职业导师的师光飞老师马不停蹄地又要开始操心18级最后的在校学习和就业工作。开学没多久,他几乎每天到辅导员办公室报到,找辅导员一起聊学生的学习,聊学生的就业,商量方案。
当职业导师的这几年里,师老师不仅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持续的建议和帮助,更是在最后的就业环节,到处张罗,给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几年的就业工作中,通过学院和他的努力,目前已经和诸如中远、广远、天远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的就业率连续3年高达100%,名列学校前茅。
数据摸底,分类指导,力拓“一对一”线上帮扶
“师老师,我们班一共4人通过了天津远洋的上船面试和体检。目前,我们的船期已经定好了,很快就可以起锚远航了!”
“那可太好了,真替你们开心,好好干呀!”
毕业季,师光飞老师常常接到17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电话;作为他们的职业导师,他说每次他都格外高兴。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解决同学们的求职困难成为了师老师这样的职业导师的重点工作,帮同学们找到好工作是最终目标。
可是,疫情环境下,找工作都困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沉甸甸的任务一度让师老师压力很大,多方学习、四处问计之后,师老师坚持摸清每位学生情况、分类指导、借助云端的工作方法,稳步推进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早在去年下半年,师老师就开始对2017级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摸底。今年3月开始,他更是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密切联系学生,准确掌握每一名毕业生的毕业意向和求职进度。
他把毕业生按照意向分成“升学、就业、考证”三大类,建立详细的就业跟踪卡,按照目标实现进度分成“已落实、有进展没落实、无进展待就业、暂不就业”4种情况,动态掌握学生信息,细分学生群体,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精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和服务。同时,定期进行线上直播就业指导讲座,传达国家就业会议精神、进行就业政策解读和就业趋势分析,积极推动毕业生由在校生向职场人的思想转变。
专科毕业生在本科大学任职的就业突围
参与编写内部教材一部,公开出版教材一部,参与组织海军级、东部战区海军级、南部战区海军级比武竞赛8次,参与军内科研项目数十项,5年来在单位年度考核中3次被评为优秀……
说到这些工作中的成就时,2012级毕业生张正康感恩道:“我很感谢师老师,我深知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没有他当初在学习上对我的谆谆教诲,不可能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没有他当初为我工作的奔波,我还不知道何去何从!”
2015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合适的工作并不好找。眼看马上就面临毕业了,他依然处在彷徨之中,不知道将来该作何打算。就在这个时候,师光飞老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海军工程大学,他们的实验室正在招聘船舶电子电气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及实验教学工作,和张正康的专业完全对口。通过层层选拔,张正康终于进入心仪的学校工作。
经过5年时间的工作磨练,同事只要谈起张正康,“专业能力强”、“能吃苦”、“肯钻研”……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
“他是我职业生涯里的引路人”
和前面2名毕业生还算顺遂的求职经历不同,15级毕业生李仁杰的工作经历可谓一波三折。
刚毕业那会,李仁杰漫无目的,白天到处去面试,晚上就住最便宜的青年公寓。因为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所以各种工作都试一试,哪怕这样,也是处处碰壁。后来他找到一个和专业稍微有点关系的仪器测试工作,可是工资很低,每天加班时间很长,提升空间也有限,所以后来就离职了。
那个时候的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想起师老师,和师老师倾诉自己求职中的辛酸苦楚。师老师帮助李仁杰分析了求职遇挫原因及他的自身优势,让他重拾信心,同时还推荐他到宜昌航道局面试。这次很顺利,李仁杰通过面试,来到一艘挖泥工程船实习。
刚开始他很不适应,就怕自己做不好,可是后来发现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心态就放松下来;有时候遇到不懂的也会打电话请教师老师。后来工作就越来越顺利,如鱼得水。
“宜昌航道局是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比私企好多的,只要好好干也有很大晋升空间。在我最灰暗的日子里,是师老师给我推荐的这个工作,师老师是我职业生涯里一辈子的引路人。”李仁杰回忆起那段求职经历,心存感激。
“良好的师生感情是需要培养和维系的。我一直认为,船电的学生,最有‘师生情’,我有志于将船电的‘师生情’作为一种传承教育,在每一届传承下去。”师老师如是说。即使学生离校后的再就业问题,或者学生在就业单位遇到困境,师光飞老师都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忙解决。到目前为止,他还在为14级、15级和16级个别学生的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